香港耀能協會簡介  
  評估及轉介  
  康復及教育系統  
  醫療康復服務  
  日間照顧、短暫住宿及家居支援  
  康復生活錦囊  
  權利、保障及經濟援助  
  家長及親屬支援  
  資源庫  
  有問有答  
抗疫資訊
特殊需要知多D
家長學堂
小創意大幫忙
康復及特殊教育理念及常用詞彙
彩繪自閉人生網頁
香港耀能協會 - 牽手同行 敘事言愛
 
 
疑問解答特區  
請選擇頁面色彩
     
彩色   彩色
黑色 / 黃色   黑色 / 黃色
黑色 / 白色   黑色 / 白色
版面設定   版面設定
網站指南   網站指南
登記「康復家庭之友」
疑問解答特區 >有關成人的疑問
 
 
有關成人的疑問 ─ 與智障人士談死亡
 
 
一般人在喪親後的反應是怎樣的?
 

不同的人在喪親後有著不同的反應,而且在時間上、程度上及表現上均會因人而異。常見的反應包括:

行為反應 —
哭泣、失眠、食慾不振、心不在焉、社交退縮、夢見離世者、避免提起離世者或看見死者一些遺物、嘆氣、坐立不安/過動、舊地重遊及珍藏遺物。

思想反應 —
不相信、困惑、幻覺、沉迷對離世者的思念及感到他/她仍然存在。

生理反應 —
胃部空虛、胸口緊迫、喉嚨發緊、對聲音敏感、行屍走肉、呼吸急促、有窒息感、肌肉軟弱無力、缺乏精力及口乾。

情緒反應 —
悲哀、憤怒、內疚自責、焦慮、孤獨感、疲累、無助感、震驚、苦苦思念、解脫感、輕鬆及麻木。

(譚雅士杜佩珍安家舍服務中心,2007)

若發現喪親者的反應久久不減,且見日益嚴重,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,便需及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,如社工或心理學家。

 
智障人士有沒有哀傷的感覺?
 
智障人士如常人一樣擁有情感,所以他們亦會有哀傷的感覺。由於他們的智能或有差異,而且他們對逝者有著不同程度的情感聯繫,我們同樣需要留意他們的行為反應,有需要時可向社工或心理學家尋求協助。
 
我們如何向智障人士解釋死亡?
 
當我們向智障人士解釋死亡時,需留意個人情緒是否能以平和的心情、簡潔的用語來向他們解釋。在進一步解釋死亡時,我們可以根據死亡學家對「死亡」的定義向智障人士提出兩點(Kauffman,2005):一. 死亡是「不可逆轉的」(irreversibility)。意思是逝者不會重生,也不會再回來。二. 死亡是「喪失功能」(non-functionality)。它的意思是逝者身體的任何部份均不可以活動,也不能再做任何事情,包括心跳、呼吸。
 
作為智障人士身邊的支援者,他們在面對親人死亡時,我們可以做什麼?
 
Kauffmen J. (1995) 提出四點支援的工作:
一. 為他們提供有關資料,同時容讓他們發問、表達情緒。
二. 盡量嘗試讓他們參與安排喪事。
三. 加強他們人際支援的網絡、鞏固其安全感、及培養他們對他人的聯繫感。
四. 盡量讓他們表達個人的感受。

 
年幼及被忽略的人士是否不宜出席喪禮?
 
許多人會擔心年幼及被忽略的人士 (如兒童及智障人士) 較難承受哀傷的打擊,亦害怕他們在喪禮中做出不當,及過份激烈的行為反應。兒童或智障人士的語言能力有限,要他們清晰地說出自己的感受,會有一定困難,故此,我們應以語言以外的方法,例如圖畫、布偶去協助他們表達感受。我們絕不建議將他們拒於哀傷過程之外,因這樣只會增加他們的恐懼、憤恨和無助。(劉,2005)
 

學員作品
作者:陳惠珍
(香港痙攣協會禾輋工場學員)

 
 
參考資料:
 
Kauffman J. (2005). Guidebook on Helping Person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Mourn. N. Y. : Baywood Publishing company, Inc.

譚雅士杜佩珍安家舍服務中心(2007)。讓哀不再傷(第二版)。香港:善寧會。

劉穎賢,梁慧儀(2005)。走出哀傷:哀傷支援工作手冊。香港:香港痙攣協會。

 
返回主目錄